12月4日,北京市推动合同能源管理工作大会在北京会议中心9号楼举行。大会由市政府刘志副秘书长主持,市常委、常务副市长吉林,财政部经济建设司曾晓安司长,国家发改委谢极副司长,市财政局杨晓超局长,市发改委张燕友副主任等领导出席会议并讲话。会上《北京市合同能源管理项目财政奖励资金管理暂行办法》正式出台。
获得中央合同能源管理专项资金8240万元
合同能源管理是一种新型的市场化节能机制,其实质就是以减少的能源费用来支付节能项目全部成本的节能业务方式。这种节能投资方式允许客户用未来的节能收益为工厂和设备升级,以降低目前的运行成本;或者节能服务公司以承诺节能项目的节能效益、或承包整体能源费用的方式为客户提供节能服务。节能服务公司通过与用户签订能源管理合同,为用户提供节能诊断、融资、改造等服务的同时分享节能收益,可以大大降低用能单位节能改造的资金和技术风险,调动用能单位改造积极性。
《北京市合同能源管理项目财政奖励资金管理暂行办法》充分体现了对节能服务公司的支持力度。中央为推行合同能源管理的目标、任务、范围、资金、技术等都做了明确的部署,同时财政部和国家发改委给予北京市极大地支持。一方面北京市获批的国家审核备案的节能服务公司达到72家,数量排名全国第一,占全国15.6%;另一方面北京市获得中央合同能源管理专项资金8240万元,在各省市中排名第一,占全国的6.8%。中央财政对合同能源管理项目按年节能量每吨标准煤奖励240元,要求地方配套不少于60元。而北京市的“办法”将地方配套标准提高到260元,中央和地方奖励合计达500元。对暂不具备国家审核备案条件的节能服务公司,北京市地方审核后也可由市级财政给予奖励。标准为每吨标准煤奖励450元,或按项目投资额的15%、20%给予奖励。
市财政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将从市级节能减排专项资金中安排不少于1亿元资金用于中央资金的配套和地方奖励政策。本年度中央和市级对合同能源管理的支持资金合计将达到近2亿元,下一年度将视推广情况进一步增加。
发展节能服务产业作为新经济增长点
吉林常务副市长对北京合同能源管理的发展提出了要求,他说:“2009年全国合同能源管理投资从2008年116.7亿元增长到195.3亿元,增速达到了67.4%。北京市作为全国节能服务公司数量最多,节能服务项目开展最活跃的地区,必须以发展战略新兴产业为导向,把推进合同能源管理、发展节能服务产业作为新的GDP的增长点,大力发展新型高效节能、先进环保资源循环的义务等节能环保的新内涵。通过我们的工作可以促进一个产业发展,这个产业对我们科学的发展、可持续的发展是非常重要的。”
吉林详细介绍了《北京市合同能源管理项目财政奖励资金管理暂行办法》,并为下一步工作的开展指明了方向,他说:北京市从2008年开始探索发展合同管理,财政局、发改委结合北京市实际情况,试行了财政奖励机构管理节能量审核的一些办法。下一步在财政部和国家发改委的支持指导下,北京市要逐步建立完善支持合同能源管理的政策体系。
政策体系具体包括:
建立一项主线政策,即北京市合同能源管理项目财政奖励资金管理暂行办法。
发展两类专业机构,就是节能服务公司和节能量审核机构。目前除进入国家审核备案的72家节能服务公司外,北京市还招标确定了18家符合地方标准的节能服务公司和5家节能量审核机构。下一步要采取措施发展壮大节能服务公司,规范指导节能量审核机构,争取使北京市更多的节能服务公司进入国家审核、备案。
统筹三级支持资金,也就是中央资金、市级资金和区县资金。北京市财政奖励实施办法,对国家审核备案和北京市审核备案的节能服务公司都给予支持。北京市审核备案的节能服务公司全部由北京市财政体系奖励,在此基础上鼓励相关行业管理部门、各区县政府研究制定配套服务措施,加大对合同能源管理项目的资金支持的力量。
节能减排指标这几年是市区两级政府在扛,但是“十二五”期间各区县属地管理责任、属地的节能减排任务的担子会更重,所以我们几个指标综合在一起,不要只顾一个指标。GDP要增长,节能减排任务要完成,城乡居民的收入要给予保证,财政性的教育经费投入更重要。我们各个区县要把这个指标要搞好,这叫可持续性发展。
搭建4个服务平台,为用能单位和各企业服务。这4个平台是:给予北京节能环保中心搭建项目库服务平台,做好信息发布、项目对接、项目合同管理等,这项工作由北京市节能环保中心承担,这是一个服务平台;给予北京节能环保促进会搭建企业服务平台,做好宣传示范、了解企业实际情况和行业发展问题,建立企业与政府、用户、银行各方面的沟通协调。北京环保促进会成立的时间不长,由北京市的老领导和北京市一些企业老领导牵头负责组成。成立的时间虽然不长,但是对于促进节能环保、了解情况、沟通情况发挥了非常好的重要作用;给予北京银行和首创担保公司,搭建融资服务平台,节能服务公司的融资、担保、服务贷款按照中小企业投资的优惠政策给予支持;给予北京环境交易所,搭建投资交易服务平台,通过市场化机制真正实行项目流转和交易。